凤凰卫视
首页 > 大众计划

大众计划

大众计划

相关资讯
  1、启辰T60 EV上市 补贴后售13.88万-15.68万元(阅读原文)   11月28日,启辰T60 EV上市,新车共推出四款配置,分别为AI时尚型、AI悦享型、AI尊享型和AI旗舰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3.88万-15.68万元。随着这款产品的上市,启辰品牌在市场中已经布局了e30、D60EV、T60EV三款产品,相比于此前推新车的速度来说有了明显加快。   启辰T60 EV是一款小型纯电SUV,根据燃油版T60开发。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为250N·m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由由法雷奥西门子新能源汽车(常熟)有限公司提供,输出效率可达95%。   动力电池组总容量为60.7度,电芯为宁德时代最新一代811三元锂电芯,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71Wh/kg。整车NEDC综合工况续航为442km,百公里电耗14.7kWh/kg。   点评:启辰很早就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日产聆风开发的晨风车型在市场上一度有很高的知名度。不过由于后续车型没有跟上,错失了新能源车市爆发式增长的大好时机。近期,启辰的新能源产品布局速度明显加快,仅下半年就推出了三款车型,而且续航里程均达到市场主流水平,预计通过这几款有诚意的产品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扳回一局。   2、新能源乘用车10月上险4.92万辆 同比降34.5%   交强险上险数据显示,2019年10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为4.92万辆,环比下降18.2%,同比下降34.5%;1-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上险量为71.3万辆,同比增长38.4%。   在累计71.3万辆的上险量数据当中,有37.1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所有权为“个人”,占比达到52%;13.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所有权为“单位”,占比达到19%;另外20.7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所有权为“未知”,占比29%。   点评:11月份预计降幅更大,全年负增长“指日可待”。   3、大众CEO迪斯称入门级电动车研发最难   据汽车之家报道,大众品牌在德国完成了第10万辆高尔夫纯电动版(e-Golf)交付。这款车型是大众品牌继大众e-up!后推出的第二款纯电动车型,上市至今已有5年时间。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表示,“入门级电动车定价要便宜,同时续航里程又要让消费者满意,这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大众汽车集团已经组建了一支来自中国、西班牙和德国的研发队伍,专门负责研发入门级电动车。该集团计划在2023年推出ID系列的入门级电动车,其目标定价为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47万元)。   点评:电动车要想降低成本和价格,研发是一方面,在哪里生产也很重要,很明显,欧洲工厂的生产成本高于中国工厂。   4、采埃孚中国第三研发中心落户广州(阅读原文)   11月27日,采埃孚与广州市花都区政府签订协议,将在当地建立其在中国的第三家研发中心。   目前,采埃孚在中国有两家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嘉定区及松江区。两家研发中心分别专注于主动与被动安全技术,及全应用的动力传动与底盘技术的研发工作。   即将在广州市花都区建立的采埃孚研发中心,预计投资额约人民币7亿元, 将于2023年投入运营。上海嘉定研发中心也将设立广州分址,迅速开展对客户的支持。广州研发中心将具备核心工程技术研发能力,范围涵盖软件开发和未来出行的相关技术;不但能缓解上海两个研发中心的压力,更能互补技术优势的,构成协同效应。   点评:采埃孚近年来在中国市场积极布局自主驾驶和电驱动业务,市场对此反应非常积极。广州研发中心一方面可以帮助采埃孚更好地分配在中国市场的研发资源,也布局了更多未来的前瞻业务。   5、欧盟已研发出能量密度超310Wh/kg的锂硫电池(阅读原文)   据欧盟官网消息,欧盟“地平线2020”框架计划支持的欧洲最关键锂硫电池研究项目——适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硫电池项目(ALISE)目前已研发出能量密度超过310瓦时/千克的锂硫电池。该类电池更轻便,能量密度大,且无需关键性原材料。   ALISE项目致力于新材料研发以及对锂硫技术(TRL4)涉及的电化学处理过程,其项目目标是研发出500瓦时/千克的稳定锂硫电池,主要研发包括:电池耐久性、电池测试、电池生命周期评价等,以确保电池安全性、可循环性及具有竞争力的低成本。目前,ALISE在电池新组件、电池单元集成和相关架构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点评:随着电动汽车加速在中国、欧洲和美国市场普及,再加上用户对当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安全性能的不满,下一代电池的研发速度会不断加快。阅读全文>>
2019-11-29 来源:EV世纪
据美国汽车杂志报道,大众集团内部正在计划一个2030计划,该计划明确将来的大众集团要重视电动汽车和...阅读全文>>
2019-11-28 来源:言车有徐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子公司奥迪汽车26日宣布裁员计划,以期削减成本并加快向低排放的电池驱动汽车产业转型。 路透社援引奥迪声明报道,奥迪打算2025年以前在德国裁撤大约9500个岗位,让企业变得“精干且可持续发展”。声明说,裁员节省下的大约60亿欧元将投入电动化和数字化项目。 奥迪当前在全球雇佣大约9万人,其中6万人在德国。近年来,受大众“排放门”影响的奥迪一直试图与宝马、戴姆勒等竞争对手抗衡。 美国环境保护署2015年9月指认大众在部分柴油车内安装舞弊软件,接受尾气排放检测时造假、以显示达到排放标准的结果,而处于实际行驶状态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大众随后承认在销往全球的1100万辆柴油车内安装这类软件,涉及奥迪汽车。阅读全文>>
2019-11-28 来源:EV世纪
据国外媒体topgear报道,保时捷即将决定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动汽车,最终取代718车型。保时捷CEO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所有的细分市场——轿车、SUV和双门跑车——我们都在考虑生产燃油车、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 布鲁姆还表示,“当保时捷制造电动汽车时,会有目的的生产,不是经过改造燃烧型汽车,它的外形和性能都比多功能车要好。Taycan就是这样,保时捷已经确认的2021版纯电动Macan也是如此。这才是真正的电动汽车。” 今年9月,保时捷已经发布了首款纯电动跑车Taycan,这预示着保时捷将开启未来电气化的新布局。新车包括全新TaycanTurbo S 和全新Taycan Turbo,售价区间为149.8元-179.8万元。 按照规划,到 2022 年,保时捷在电气化领域的投资将超过 60 亿欧元,到 2025 年,50%的保时捷新车将是新能源车型,包括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目前,保时捷已经推出了Panamera E-Hybrid和Cayenne E-Hybrid等新能源车型。 此外,保时捷已经决定将下一代Macan打造为纯电动车系。这将是保时捷推出的第一款纯电动SUV,并计划于下一个十年初下线。 据悉,Macan将基于PPE平台打造。该平台由保时捷和奥迪联合开发,从大众MEB平台和保时捷平台中吸取经验,并利用两个平台的的技术模块,将PPE平台进行优化,以便开发出更高性能的豪华电动车。从2022年起PPE平台架构就将用于保时捷、奥迪和宾利的电动车车型。 现在来看,Panamera车系主要是混动版本,包括Panamera Turbo S E-Hybrid 和Panamera Turbo S E-Hybrid Sport Turismo以及全新Cayenne E-Hybrid。而Taycan是纯电动车系,Cayenne也拥有燃油车和混合车型, Macan 将于2021年量产纯电动版。 那么,保时捷跑车会怎样呢?布鲁姆称,“我们已经说过,下一代911将增加一个混动版本。这将是所有911中表现最好的。所以它不会有额外的电池重量,是一款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除了911混动车型,718会拥有纯电版本吗?布鲁姆说道:“我们必须开发下一代718,可能是纯电动的。鉴于718的生命周期,我们必须在未来12个月内做出决定。” 实际上,此前布鲁姆已经证实了718电动原型车的存在,以及制造混合动力版跑车的项目。“我们现在已经有了718电动汽车的原型机,混合动力的原型机也正在研制中。” 一般来说,保时捷的新车推出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因此,在2024年之前,我们可能不会看到任何保时捷电动跑车上路。 保时捷对电动化一直相当认真。在Taycan发布之前就有3万台的预定,这是否推动了保时捷考虑推出718纯电动版呢?答案是肯定的。 当然,718燃油版本也会一直存在。比如在Macan的例子中,布鲁姆表示,目前的Macan将继续进行翻新,以服务于那些在电动Macan发布后几年内仍需要汽油版Macan的市场。阅读全文>>
2019-11-27 来源:EV世纪
1、BEIJING品牌亮相2019广州国际车展 11月22日,2019第17届广州国际车展开幕,BEIJING品牌首次亮相国内大型车展。 作为北汽集团整合旗下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的产品与技术资源全力打造的核心品牌,BEIJING品牌代表着北汽“高、新、特”战略中的“新”,将以新能源、新技术为核心,推动北汽自主乘用车业务全面创新发展。BEIJING品牌将在5年内投入200亿元研发费用,全力打造高端纯电专属的BE22平台和油电混领域深度融合的BMFA平台。 在智能化方面,BEIJING品牌采用新一代的智能电子电器架构(E/E架构),将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高度融入到智能座舱中,成为有灵魂的人机互联共同体。基于C-V2X全域感知技术、基于5G的高并发车辆互联处理机制,以及基于驾驶习惯、生活识别的技术创新,让每辆车成为具有高度智慧的独特个体。 在安全方面,智能全方位驾驶辅助、多距离探测决策预警、可靠的被动安全配置和合理的吸能结构,让BEIJING品牌未来的产品具有主被动智能融合的安全新高度。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三电技术试验验证中心,以及与奔驰在验证标准上的合作,从源头保障了BEIJING品牌旗下车型的电池安全。 在用户服务方面,BEIJING品牌在广州车展正式推出了“55度服务”BEIJING品牌全新服务理念。其中,第一个“5”,代表新BEIJING品牌要做有温度的“广/深/高/速度”式服务,即致力拓展客户服务的广度、深度、高度、速度和温度。第二个“5”,代表新BEIJING品牌致力打造的“五星级”管家式服务。(来源:EV世纪) 点评:这是BEIJING品牌发布以来首次亮相大型车展,通过车展新闻发布会系统解读了新品牌的战略布局,阐述了全新的创新前瞻技术,并正式推出了“55度服务”BEIJING品牌全新服务理念。 目前,BEIJING品牌无论是产品覆盖度还是战略规划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都算得上首屈一指,相信凭借BEIJING品牌的全面布局和持续技术研发,将助力北汽集团在“高新特”战略上更进一步。 2、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提升 中国质量协会26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测评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8分(满分100分),同比提高3分。其中,纯电动车用户满意度指数77分,同比提高1分;插电混动车79分,同比提高5分。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感知质量77.6分,同比提高1.9分。产品质量方面,质量可靠性满意度78.3分,同比提高2分;汽车性能、设计满意度77.8分,同比提高2分。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新能源汽车产品也日益丰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加快。 此外,抱怨率持续下降,表明用户对新能源汽车质量和安全的认可度提升。2019年纯电动车抱怨率15.2%,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主要与电池和电机关键部件的抱怨率出现下降有关。2019年插电混动车的抱怨率12.5%,比燃油车低2.2个百分点,插电混动车的质量可靠性满意度和性能设计满意度均高于燃油车水平。(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评:从用户满意度提升不难看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水平近几年确实有比较明显提升,消费者也从“买车”进入到“买好车”的阶段。 3、贾跃亭首次债权人大会召开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5日,贾跃亭在美国FF工厂内举行债权人会议,共有20家债权方的35名债权人及律师代表来到FF洛杉矶总部参加债权人大会。为了推进FF91量产上市,FF正在进行B轮融资。不过,由于部分债权人申请冻结了贾跃亭所持FF股权,这给FF的B轮股权融资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积极解决债务问题,成为FF融资且继续向前推动的关键。 在债权人大会议上,贾跃亭向全体债权人致歉,他表示,有信心尽快和债权人达成符合各方利益的债务重组方案,彻底解决债务问题。 对于此次债权人大会,相关法律人士表示其并没有实质的法律效力,一切还需要等待相关破产法院的最终判决。按照时间表,今年12月6日将进行破产法院认可的债权人会议;12月18日将进行破产法院听证会,对贾跃亭提供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审核和批准;2020年1月24日将截止债权人的债权申报等。(来源:北京日报) 点评:这是最后一搏了?说实话贾跃亭这几年确实把自己的形象“败”得有点狠,也难怪已经没有人敢再相信他了。 4、吉利回应收购宾利:没有的事 11月26日,有消息称,吉利汽车计划收购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超豪华品牌宾利。针对上述消息,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回应记者采访表示:“没有的事。” 当下的境况,确实和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很像。宾利也面临着和沃尔沃当年类似的困境。虽然背靠大众集团,但全集团实现171亿欧元(约1324.9亿元)盈利的2018年,宾利的亏损却扩大至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经营回报率为负的18.6%。持续亏损的宾利在大众集团内部显得异常尴尬,但吉利暂时还不是解决这一尴尬的“好心人”。(来源:亿欧网) 点评:吉利现在专心搞好自主品牌这个盘子就好,现在买入宾利也没法带来当初沃尔沃那种影响。一汽倒是可以考虑把宾利买了,反正不差钱,再顺便把红旗改善改善。 5、北汽集团或将进一步增持戴姆勒股份 日前,路透社援引无法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报道称,在7月收购戴姆勒5%股份后,北汽集团表示愿意继续增持戴姆勒股份,对此,戴姆勒和北汽方面暂无官方回应。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10月中旬的投资者会议上,北汽控股旗下上市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层在回应有关北汽集团与戴姆勒未来关系的问题时表示,“双方都愿意增持对方股份”。(来源:蓝鲸汽车) 点评:对于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北汽应该不会坐视不理,所以进一步增持应该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从戴姆勒在华销量和利润看,继续增持对北汽本身财务也有积极影响。 6、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未来几周内将签合并协议 据报道,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标致雪铁龙集团已通知他们的员工,双方将在未来几周内签署一项约束性的合并协议。这两家集团正在谈判以最后敲定合并协议,从而缔造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两公司对员工表示,目前有九个工作组正在就最终协议展开工作。(来源:华尔街见闻) 点评:未来这种全球化“抱团”是否会成为一个趋势? 7、曝菲亚特克莱斯勒有意从FF等初创企业收购电动车技术 据国外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菲亚特克莱斯勒(FCA)正在与两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法拉第未来(FF)和SF Motors(现改名为金康SERES)进行谈判,希望利用他们的技术生产菲亚特克莱斯勒的电动车型。 据了解该项目的一名前员工透露,法拉第未来用其电动动力传动系统技术改装了FCA的一辆汽车,并在10月份进行了道路测试。这是在FCA和FF几个月来断断续续的讨论之后做出的决定。 与此同时,据两名现任员工透露,SF Motors最近在FCA的两辆车上安装自己的电力传动系统。而在10月31日,SF Motors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在给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把这种(FCA有意收购其技术的)兴趣转化为车型批量生产,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但这也反映了OEM厂商对金康SERES的能力、技术、实力以及产品吸引力的信心在日益增加。”(来源:新浪汽车) 点评:看来新创车企找到了新的谋生途径,未来更多新创车企可以向发力较晚的汽车集团输出电动汽车技术,帮助这些起步较慢的大集团快速跟上竞品的脚步,但不知道这种技术输出能给新创车企带来多长时间的喘息呢? 8、小鹏汽车与支付宝联合开发“车载支付”功能 小鹏汽车与支付宝正式签约联合开发“车载支付”功能,这是国内首批将“车载支付”能力落地的车企,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打通小鹏账号、支付宝账号及小程序功能,以“车载支付”形式对小鹏充电桩、车机应用、阿里巴巴小程序等服务场景进行支付,该能力将率先落地在小鹏P7上,面向用户所有日常用车场景,解决用户在车辆终端使用过程中的支付问题。(来源:EV世纪) 点评:支付宝进军“无感支付”了,其他第三方有没有感觉压力很大?阅读全文>>
2019-11-27 来源:EV世纪
凤凰网汽车访谈 2019广州车展,大众的展台上出现了一款虽然未上市,却已经声名在外的车型——豪华MP...阅读全文>>
2019-11-27 来源:凤凰网汽车|1
据外媒报道,奥迪公司表示正在与中国企业 比亚迪 就购买电动汽车电池一事进行商谈,此举将会打破奥迪在中国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比亚迪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第二大电池供应商。 奥迪公司不久前任命的中国区总裁武佳碧(Gaby-Luise Wuest)在广州车展开幕之前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正在与比亚迪进行对话,但是我不能透露细节。”今年8月,有知情人士透露,奥迪正在与比亚迪进行洽谈,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第二大汽车电池供应商。 此外,消息人士还表示,奥迪也在与其他的潜在供应商进行对话。武佳碧表示,奥迪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中国市场开始销售更多的新能源车型,其中一半以上新车型都将为纯电动汽车。在谈到电动化成本的时候,武佳碧说到:“这是一个痛苦的转型期。“但是她同时表示,在更严格的排放法规下”真的没有其他办法“。 之前有媒体报道据知情人士称,奥迪与比亚迪的谈判已进入高级阶段。同时,比亚迪也正在与其他汽车制造商讨论电池供应协议,不能保证与奥迪最终达成协议。由于谈判是私下进行的,这些人士要求不具姓名。 同时,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称,比亚迪的电池将被用于奥迪和保时捷共同开发的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平台上生产的高性能豪华电动汽车。该平台的首批全新车型预计将于2021年底推出。 此外,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奥迪和比亚迪还探讨了深化合作的可能性,包括成立一家合资企业,或入股比亚迪的电池业务部门,但目前还不清楚谈判取得了多大进展。 对此报道,奥迪发言人称,该公司正在与几家电池供应商进行谈判,尚未做出决定。比亚迪一位发言人则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具体的信息需要披露。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目前比亚迪仅次于宁德时代,是国内第二大车载电池供应商。据消息人士透露,除了奥迪,比亚迪目前还在和其它汽车制造商讨论电池供应的相关协议。 目前,奥迪采用的电池电芯是由宁德时代制造的,该类电池主要被用于在华发售的奥迪Q2L e-tron车型。 随着众多电动车型的推出,各大汽车制造商正寻求将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多元化。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启动行业发展至今最为庞大的电动汽车攻势。到2028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全球推出约70款新电动车型。届时,大众集团计划在全球交付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的电动汽车将来自中国市场,包括奥迪、保时捷、西雅特等品牌。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似乎成了近一两年汽车制造商对电池供应的一个共识。 今年5月,由于电池供应商三星可能难以完成最初商定的电池供应量,大众集团改变了耗资 560亿美元的电池采购计划。 三星公司最初同意为大众提供超过20kWh时的电池,足以为20万辆车提供100kWh的动力。但在具体谈判期间,各方对产量和时间表出现了不同看法。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三星公司将最初承诺的电池供应量削减至不足5千兆瓦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电动汽车的量产。 与三星SDI的冲突给大众敲响了警钟,也让其不得不因此修改电池供应规划的细节,以寻求更多供应商的合作。 奥迪在中国销售的Q2L e-tron跨界车使用的电池来自宁德时代。对比亚迪来而言,与奥迪这样的全球豪华品牌合作将有助于它与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展开竞争。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都是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组件的主要制造商,并日益成为松下和LG化学的最新竞争对手。 实际上,比亚迪还与奥迪的竞争对手戴姆勒进行合作,生产电动汽车品牌腾势(Denza)。随着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选择在这一领域加码布局,并寻求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多元化供应。 目前,比亚迪只专注于为自己的电动汽车供应电池,虽然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但却错失了在电动汽车市场中谋取更大的电池市场份额的机会。根据投行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 C。BernsteinCo)预计,到2050年,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巴士和相关能源存储的电池价值将增长约10倍,达到5,000亿美元的潜在规模。 电池市场是不容忽视的机会。一直以来,比亚迪也在计划拆分汽车电池业务,并准备在上市前将其成立独立公司,从而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 去年12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曾表示,该公司计划在2022年将比亚迪旗下的电池业务剥离上市,以在全球汽车行业逐步从传统内燃机转型之际,筹集资金加速发展。 据了解,比亚迪从2017年开始就已经准备将电池业务从比亚迪内部中单独拆分出来。不过,从当前的发展节奏来看,比亚迪电池业务的拆分工作正在提速,产能扩充也在提速。 到2020年,比亚迪动力电池总产能预计将达到60GWH,在2017年12GWh的产能基础上,扩充五倍。王传福曾预期,若国内期望完全实现电气化运输,中国的电池制造业产能到2030年或需提高至每年1000GWh。阅读全文>>
2019-11-25 来源:EV世纪
黄云杰/文 一周前,大众集团官方对外了在最新的“Planning Round 68”计划中,并表示大...阅读全文>>
2019-11-24 来源:深度Cars
11月21日,2019第17届广州国际车展前夕,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2020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超过40亿欧元,其中,针对电动出行领域的投资将占总投资金额的40%左右,涵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动汽车的研发。 此外,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预计在未来几年,针对新能源汽车产品领域的投资将超过燃油汽车。这一投资计划将助力集团实现包括优化产品组合、开发新型移动出行方案,以及推动智慧城市项目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在内的目标。 到2019年年底,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推出14款全新的新能源汽车。此外,集团还将于明年开启全面的新能源产品攻势。2020年,基于大众汽车MEB电动模块化平台的纯电动汽车将在集团的两座新工厂正式投产。其中,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在经过12个月的建设后,已于近期开始试生产。2020年10月,安亭工厂及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将正式启动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汽车的生产,综合年产能将达到60万辆。 总体而言,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于2025年前推出30款在国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实现其新能源汽车本土销量达到150万辆的集团目标。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还宣布在中国市场已经累计交付超过4200万辆汽车。截至10月底,该集团在2019年已向中国客户交付334万辆汽车,市场份额提升至19.5%,这意味着中国市场上每售出5辆汽车,其中就有一辆来自大众汽车集团。阅读全文>>
2019-11-22 来源:EV世纪
  有分析指出,此次丰田与比亚迪合作不仅是强强联合,也可以相辅相成,“无疑会成为一次双赢的合作”。与当年止步于“市场换技术”的老路不同,只要自主品牌掌握了事关未来全球汽车业竞争胜败的核心技术,像丰田这样的全球车企巨头也会纷纷抛来橄榄枝。   今年6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后,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出现了令人备感意外的“四连跌”。这样的表现与此前稳定快速增长的势头形成了强烈对比,不少人开始担心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前景。   持续低温的大环境并没有阻碍车企们探索的步伐。11月7日,比亚迪官方公布消息称,丰田汽车公司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资协议。新公司将于2020年在中国正式成立,丰田与比亚迪各出资50%。新公司将开展纯电动车及该车辆所用平台、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并由双方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组建。   虽然早在今年7月,比亚迪便以“重磅”二字为标题图,在官方微信中宣布与丰田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开发纯电动版本的轿车和低底盘SUV产品,以及这些产品所需要的动力电池。但此次二者建立研发合资公司的消息一出,仍然引起了汽车圈内外的强烈关注   “混动优等生”修正航线   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等生”,自1997年8月第一台普锐斯上市以来,丰田在全球累计销售了超过1400万辆混合动力车型。   但显然,混合动力车(HEV)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并非中国汽车业“电动化”的最终答案。   尤其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调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增长疲软。数据显示,10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仅为1.46万辆,同比下滑44%,环比下跌1%。汽车行业分析师刘志超分析称,在限牌城市,受牌照问题影响,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纯电动汽车。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不再是网约车市场主力车型,导致插混市场销量的大幅下滑。   事实上,多年来在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一骑绝尘的丰田已经决定修正航线,加快纯电动发展步伐。   在今年6月于东京举行的战略沟通会中,丰田宣布将“2030计划”提前5年。即截至2025年,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的年销量要达到550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销量超过100万辆。值得注意的是,丰田决定推出超过10款纯电动车型,覆盖轿车、SUV、MPV、超小型EV等多个细分市场。   毫无疑问,随着“2030计划”的提前,为了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加速纯电动车型研发、投放,丰田迅速完成了一系列“合纵连横”的对外合作和产业布局。   今年6月,丰田表示将与全球电池厂家合作,以应对电动车的高速增长。其中,丰田正式宣布,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面合作的伙伴关系。据悉,合作双方将以动力电池的稳定供给和发展进化为基础,在电池的新技术开发、电池回收再利用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研究。紧接着,丰田又宣布从2020年起,推出全新纯电动平台和包括跨界车、SUV等6款面向全球市场的BEV(纯电动)车型,实现产品线的全面电动化。新计划首先从中国市场的C-HR纯电版和奕泽纯电版开始。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长期以来丰田的主攻方向都是混合动力或燃料电池车型,并不在纯电动上。而此次丰田加快其电动汽车的研发计划,部分原因是为了应对中国和欧洲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   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寺师茂树也直言不讳地表示:“丰田和比亚迪有着推进电动化发展这一共同目标,很高兴能够与比亚迪超越竞争关系成为‘合作伙伴’。希望通过新公司,让双方的合作得到深化、发展。”   技术开放合作战略引来橄榄枝   丰田之所以选择与比亚迪组建合资公司,一方面看上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则是比亚迪一贯秉持的开放合作战略。   作为一家以电池业务起家的车企,比亚迪多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积累不可谓不丰富。尤其是比亚迪去年推出了电动汽车平台——e平台,被认为是吸引丰田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e平台是比亚迪将生产制造电动车型的五大核心零部件模块进行集成化、标准化开发,使之成为通用性很强的“标准件”。工程师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定位选择相应的“标准件”,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款全新车型。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了驱动三合一、高压三合一、高性能动力电池、PCB低压控制器以及Dilink智能网联系统这几个方面。”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介绍说。   比亚迪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将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高度集成后,整体体积较之前下降了30%,重量下降了25%,功率密度提升了20%,NEDC效率提升了1%。   “当前几乎所有的车企都瞄准了‘平台化’这一关键点。”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说,“以比亚迪e平台为例,有了上述这些高度集成部件,对于工程师来说,研发一款全新车型就如同搭积木,只需要根据新车的设定选择相应的零部件集成即可。无需再像以往一样,重复从头设计、验证、生产、调试等繁琐流程。提高了新车推出频率及可靠性。”   在掌握关键技术的同时,比亚迪还加快了开放合作的步伐。2017年,比亚迪宣布由过去的垂直整合变为开放平台,随后推出“e平台”,将其掌握的先进技术开放共享;2018年7月,比亚迪开启了动力电池的开发合作和对外供应;2018年9月,比亚迪举办全球首次汽车开发者大会,宣布开放汽车所有的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   “比亚迪早已不是一家电池公司,也不仅仅是一家车企。”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看来,汽车行业整个发展的大趋势都是开放的,“如果说电动化是汽车变革的上半场,那么,下半场更多的将是智能化和网联化。布局下半场,比亚迪的策略是开放。”   随着开放战略的实施,比亚迪的全球合作伙伴队伍也越来越壮大。除了国内合资车企外,戴姆勒、丰田等全球车企巨头也纷纷抛来橄榄枝。关于比亚迪开放合作的成果,李云飞一次看似不经意的透露,更是勾起了人们无限的想象:“90%的汽车品牌都在与比亚迪进行相关合作的接洽。”   中外车企合作愈加强调平等、技术共赢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与其前国内汽车界成立的绝大多数合资公司不同,此次丰田与比亚迪合资成立的是‘纯电动车研发公司’。且合作双方在技术上完全对等,车型使用丰田品牌,比亚迪负责电动车核心平台的研发,而丰田则更多在整车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其在跨国汽车行业的优势。”中信证券分析师徐舟直言,这说明此次合作是市场化行为。   过去,在中国汽车市场起步阶段,“技术对等”对不少合资车企来说还是“天方夜谭”。那时候不少外资品牌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只是为了尽快打入中国市场。尽管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但也造成中方股东话语权弱、投放中国市场车型较落后等问题。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和合资品牌都将生产重心转移到了中国市场。   丰田和比亚迪的合作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的一次技术共赢。事实上,双方在电动化方面各有所长。丰田拥有比亚迪不太擅长的HEV、PHEV技术,而比亚迪则在纯电动领域涉足更深。   丰田中国市场营销公关部公关室课长张扬告诉记者:“此次丰田和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是为了更好的推动电动化技术的发展普及,未来通过发挥两家公司的强项,能够提供受中国消费者喜爱且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车。”   在被问及此次与比亚迪的合作会不会影响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的发展时,张扬表示:“为了提供更多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新能源产品,丰富的产品线必不可少。每家合作伙伴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和技术优势,未来3家合资公司都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不存在相互制约。”   携手世界级车企丰田,势必能够提升比亚迪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其次丰田先进的整车制造的技术,也能为比亚迪所用。“近年来比亚迪在品控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旗下产品的品质也有较大提升。而丰田长盛不衰的秘诀与其行业领先的品控管理关系紧密,是其赖以生存的法宝。双方合作后,比亚迪也将有机会从丰田学习到更多先进的品控管理以及电池安全方面的经验,加快产品品质提升的步伐。”刘志超说。   事实上,近年来自主品牌与海外车企合资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的例子并不鲜见,不论是长城与宝马推出的光束汽车,还是江淮与大众合作诞生的思皓品牌,都将目标锁定在了纯电动车上。   一个耐人寻味的巧合是,就在丰田携手比亚迪前后,国产特斯拉正式亮相,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落成,奔驰首款电动车型EQC上市……跨国车企用各式各样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角逐的决心。   有分析指出,此次丰田与比亚迪合作不仅是强强联合,也可以相辅相成,“无疑会成为一次双赢的合作”。事实上,随着中国汽车产业愈发强大、产业政策更加开放,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全球合作伙伴队伍也会越来越壮大。与当年“市场换技术”的老路不同,只要自主品牌掌握了事关未来全球汽车业竞争胜败的核心技术,像丰田这样的全球车企巨头也会纷纷抛来橄榄枝。阅读全文>>
2019-11-21 来源:EV世纪
  • 三厢车
  • 两厢车
  • 豪华车
  • SUV/越野
  • MPV
  • 旅行车
  • 高性能/跑车
  • 敞篷车
  • 其他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