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
首页 > 吉利新能源战略

吉利新能源战略

吉利新能源战略

相关资讯
导读:中国能源汽车产业在过去两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头部玩家和代表企业,吉...阅读全文>>
2020-10-14
导读:在能源汽车发展思路上,吉利几何品牌有着自己的探索与思考;几何白科技战略的落地,是其全新定义新...阅读全文>>
2020-05-14 来源:汽车K线
4月27日,湖南省政府、长沙市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长沙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吉利控股...阅读全文>>
2020-04-28 来源:车市红点
  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出现28年来首次负增长。2019年,汽车寒冬蔓延至此前一直高速增长的能源汽车领域。中汽协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1-10月,我国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3万辆和94.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7%和10.1%,相比前几年普遍3位数的增长,大幅回落。   国内车市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能源汽车市场增速虽然放缓,但仍是颇具潜力的增量市场。加速向能源领域转型步伐,成为多数车企战略布局的重点。同时,传统车企分拆能源汽车板块或动力电池业务,支持其独立运营,做大做强的趋势日益凸显。   11月27日下午,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独立而来的蜂巢能源,继今年7月的品牌战略规划及产品发布会之后,再次迎来高光时刻——位于常州金坛的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一期项目正式投产。 来自能源电池产业链700多位海内外嘉宾云集金坛,其中包括宝马、光束、奥迪、福特、日产、一汽、东风、东风本田、长城、长安、北汽、广汽、吉利能源、奇瑞、蔚来、威马等国内外主流车企的100多位代表,伟巴斯特、佛吉亚、马勒等世界知名零部件企业代表,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等众多行业机构和顶尖大学的领导专家,200多家电池及其相关材料方面的上市公司高管,以及常州市、金坛区政府和80余家海内外主流媒体代表悉数到场,强力激活这片“江东福地”。   活动现场,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向与会嘉宾们分享了蜂巢能源对车规级AI智能动力电池工厂的理解,介绍了蜂巢能源车规级电池工厂1.0的特点及未来的升级规划。   该工厂位于长三角经济带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规划面积54万平方米,工厂周围300公里半径内有超过30家整车制造企业,超过25家锂电配套企业,超过15个运输机场,9个亿吨级吞吐量港口,上下游资源及交通物流优势十分突出。   产能方面,蜂巢能源常州工厂总投资80亿元,产值超130亿元,规划产能18GWh,共分三期建设:本次投产的一期项目规划产能4GWh,二期项目规划产能8GWh,预计2020年年底投产,随后将进行三期6GWh产能的建设。   这是一个面向行业未来发展、以行业顶级标准建造的动力电池生产工厂。   在智能化方面,该工厂采用世界先进的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率达95%。其中,组装车间配置的3条生产线体全部采用“工业4.0”的设计理念,自动化率高达100%,更安全更高效地满足多种型号的电芯产品均衡化生产;化成车间整线自动化率也高达99%,模组工厂自动化率也达到了91.6%,领先于绝大部分电池工厂。   早在今年7月,蜂巢能源创造性地推出了动力电池“叠时代”的概念,发布了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巢系列”动力电池产品平台,以及行业首创的四元电池、无钴电池,并联合产学研相关组织共同发布了行业首部《电动车用高速叠片动力电池白皮书(2019)》,为电池产业链上的各方制造工艺创新提供了明确的标准指导,充分展示了蜂巢能源厚积薄发的创新发展实力,引发行业的强烈关注和巨大期待。   本次蜂巢能源常州工厂的正式投产,不仅让“叠时代”电池产品务实落地,同时也引爆了业内对于车规级动力电池标准的集中思考。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物种,之前适用于3C场景的材料、技术、工艺、标准,均面临变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前任常务副会长董扬在投产仪式上表示,“需要从车规的角度,提升认识,完善车用动力电池的标准,规范等各方面的要求。”   目前业内对于“车规级”标准并无统一的界定,但作为脱胎于国内知名汽车企业——长城汽车的电池企业,蜂巢能源对“车规级”有自己系统的思考。   “车规级动力电池工厂需区别传统电池厂,规划之初就以车为服务目标。”在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看来,车用电池的单体电容量是传统电池的20倍左右,串并联数是传统电池的10倍左右,再结合车辆应用的复杂工况和恶劣环境,对电池安全系数及一致性的要求更高,其严苛程度是传统电池的200倍以上,因此必须制定全新的电池制程规范和工艺标准,以达到车辆使用的安全要求。   杨红新表示,有行业数据显示40%的电池事故是由于制造缺陷所致,因此,蜂巢能源通过导入AI智能技术,在环境控制、毛刺控制、异物检出、制程管理、设备自动化等多个方面,用严格的标准和管控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减少甚至消除因制程缺陷导致的电池安全事故,使蜂巢能源领先的技术产品落地,延续高性能高安全优势,同时实现高质量,更符合汽车复杂恶劣的应用场景使用的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27日上午,世界汽车组织第一副主席、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锋、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能源分会秘书长/清华大学车辆工程系教授田光宇、中国物理与化学电源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主任卢世刚以及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捷威动力总经理王驰伟等专家领导代表组织召开了“车规级锂离子动力电池”系列标准研讨会。 在下午的蜂巢能源工厂投产仪式上,出席研讨会的专家代表共同向行业相关主管部门建议——尽快启动建立“车规级”系列标准的项目,同时也倡议产业界同仁,为了提高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制造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到“车规级”标准的制定工作中来,群策群力,共同制定一份真正适合中国能源汽车发展的车规级动力电池行业标准。阅读全文>>
2019-11-28 来源:EV世纪
1、BEIJING品牌亮相2019广州国际车展 11月22日,2019第17届广州国际车展开幕,BEIJING品牌首次亮相国内大型车展。 作为北汽集团整合旗下北汽能源和北京汽车的产品与技术资源全力打造的核心品牌,BEIJING品牌代表着北汽“高、新、特”战略中的“新”,将以能源、新技术为核心,推动北汽自主乘用车业务全面创新发展。BEIJING品牌将在5年内投入200亿元研发费用,全力打造高端纯电专属的BE22平台和油电混领域深度融合的BMFA平台。 在智能化方面,BEIJING品牌采用新一代的智能电子电器架构(E/E架构),将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高度融入到智能座舱中,成为有灵魂的人机互联共同体。基于C-V2X全域感知技术、基于5G的高并发车辆互联处理机制,以及基于驾驶习惯、生活识别的技术创新,让每辆车成为具有高度智慧的独特个体。 在安全方面,智能全方位驾驶辅助、多距离探测决策预警、可靠的被动安全配置和合理的吸能结构,让BEIJING品牌未来的产品具有主被动智能融合的安全新高度。全球领先的能源三电技术试验验证中心,以及与奔驰在验证标准上的合作,从源头保障了BEIJING品牌旗下车型的电池安全。 在用户服务方面,BEIJING品牌在广州车展正式推出了“55度服务”BEIJING品牌全新服务理念。其中,第一个“5”,代表新BEIJING品牌要做有温度的“广/深/高/速度”式服务,即致力拓展客户服务的广度、深度、高度、速度和温度。第二个“5”,代表新BEIJING品牌致力打造的“五星级”管家式服务。(来源:EV世纪) 点评:这是BEIJING品牌发布以来首次亮相大型车展,通过车展新闻发布会系统解读了新品牌的战略布局,阐述了全新的创新前瞻技术,并正式推出了“55度服务”BEIJING品牌全新服务理念。 目前,BEIJING品牌无论是产品覆盖度还是战略规划在能源汽车领域都算得上首屈一指,相信凭借BEIJING品牌的全面布局和持续技术研发,将助力北汽集团在“高新特”战略上更进一步。 2、中国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提升 中国质量协会26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测评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8分(满分100分),同比提高3分。其中,纯电动车用户满意度指数77分,同比提高1分;插电混动车79分,同比提高5分。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能源汽车感知质量77.6分,同比提高1.9分。产品质量方面,质量可靠性满意度78.3分,同比提高2分;汽车性能、设计满意度77.8分,同比提高2分。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能源汽车产品也日益丰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加快。 此外,抱怨率持续下降,表明用户对能源汽车质量和安全的认可度提升。2019年纯电动车抱怨率15.2%,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主要与电池和电机关键部件的抱怨率出现下降有关。2019年插电混动车的抱怨率12.5%,比燃油车低2.2个百分点,插电混动车的质量可靠性满意度和性能设计满意度均高于燃油车水平。(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评:从用户满意度提升不难看出,我国的能源汽车的水平近几年确实有比较明显提升,消费者也从“买车”进入到“买好车”的阶段。 3、贾跃亭首次债权人大会召开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5日,贾跃亭在美国FF工厂内举行债权人会议,共有20家债权方的35名债权人及律师代表来到FF洛杉矶总部参加债权人大会。为了推进FF91量产上市,FF正在进行B轮融资。不过,由于部分债权人申请冻结了贾跃亭所持FF股权,这给FF的B轮股权融资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积极解决债务问题,成为FF融资且继续向前推动的关键。 在债权人大会议上,贾跃亭向全体债权人致歉,他表示,有信心尽快和债权人达成符合各方利益的债务重组方案,彻底解决债务问题。 对于此次债权人大会,相关法律人士表示其并没有实质的法律效力,一切还需要等待相关破产法院的最终判决。按照时间表,今年12月6日将进行破产法院认可的债权人会议;12月18日将进行破产法院听证会,对贾跃亭提供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审核和批准;2020年1月24日将截止债权人的债权申报等。(来源:北京日报) 点评:这是最后一搏了?说实话贾跃亭这几年确实把自己的形象“败”得有点狠,也难怪已经没有人敢再相信他了。 4、吉利回应收购宾利:没有的事 11月26日,有消息称,吉利汽车计划收购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超豪华品牌宾利。针对上述消息,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回应记者采访表示:“没有的事。” 当下的境况,确实和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很像。宾利也面临着和沃尔沃当年类似的困境。虽然背靠大众集团,但全集团实现171亿欧元(约1324.9亿元)盈利的2018年,宾利的亏损却扩大至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经营回报率为负的18.6%。持续亏损的宾利在大众集团内部显得异常尴尬,但吉利暂时还不是解决这一尴尬的“好心人”。(来源:亿欧网) 点评:吉利现在专心搞好自主品牌这个盘子就好,现在买入宾利也没法带来当初沃尔沃那种影响。一汽倒是可以考虑把宾利买了,反正不差钱,再顺便把红旗改善改善。 5、北汽集团或将进一步增持戴姆勒股份 日前,路透社援引无法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报道称,在7月收购戴姆勒5%股份后,北汽集团表示愿意继续增持戴姆勒股份,对此,戴姆勒和北汽方面暂无官方回应。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10月中旬的投资者会议上,北汽控股旗下上市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层在回应有关北汽集团与戴姆勒未来关系的问题时表示,“双方都愿意增持对方股份”。(来源:蓝鲸汽车) 点评:对于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北汽应该不会坐视不理,所以进一步增持应该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从戴姆勒在华销量和利润看,继续增持对北汽本身财务也有积极影响。 6、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未来几周内将签合并协议 据报道,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标致雪铁龙集团已通知他们的员工,双方将在未来几周内签署一项约束性的合并协议。这两家集团正在谈判以最后敲定合并协议,从而缔造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两公司对员工表示,目前有九个工作组正在就最终协议展开工作。(来源:华尔街见闻) 点评:未来这种全球化“抱团”是否会成为一个趋势? 7、曝菲亚特克莱斯勒有意从FF等初创企业收购电动车技术 据国外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菲亚特克莱斯勒(FCA)正在与两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法拉第未来(FF)和SF Motors(现改名为金康SERES)进行谈判,希望利用他们的技术生产菲亚特克莱斯勒的电动车型。 据了解该项目的一名前员工透露,法拉第未来用其电动动力传动系统技术改装了FCA的一辆汽车,并在10月份进行了道路测试。这是在FCA和FF几个月来断断续续的讨论之后做出的决定。 与此同时,据两名现任员工透露,SF Motors最近在FCA的两辆车上安装自己的电力传动系统。而在10月31日,SF Motors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在给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把这种(FCA有意收购其技术的)兴趣转化为车型批量生产,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但这也反映了OEM厂商对金康SERES的能力、技术、实力以及产品吸引力的信心在日益增加。”(来源:新浪汽车) 点评:看来新创车企找到了新的谋生途径,未来更多新创车企可以向发力较晚的汽车集团输出电动汽车技术,帮助这些起步较慢的大集团快速跟上竞品的脚步,但不知道这种技术输出能给新创车企带来多长时间的喘息呢? 8、小鹏汽车与支付宝联合开发“车载支付”功能 小鹏汽车与支付宝正式签约联合开发“车载支付”功能,这是国内首批将“车载支付”能力落地的车企,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打通小鹏账号、支付宝账号及小程序功能,以“车载支付”形式对小鹏充电桩、车机应用、阿里巴巴小程序等服务场景进行支付,该能力将率先落地在小鹏P7上,面向用户所有日常用车场景,解决用户在车辆终端使用过程中的支付问题。(来源:EV世纪) 点评:支付宝进军“无感支付”了,其他第三方有没有感觉压力很大?阅读全文>>
2019-11-27 来源:EV世纪
1、15家能源车企贿赂案曝光 日前,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对包含奇瑞能源汽车、上海申龙客车、比亚迪汽车、众泰能源汽车、北汽能源吉利汽车、广汽能源、郑州宇通客车、东风特车专用车、长城汽车、金龙联合汽车、杭州长江汽车、成都大运汽车、上汽集团等在内的15家能源车企工作人员行贿案件做出了判决。 由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披露的“项军受贿一审判决书”中显示,被告人项军在上海能源汽车数据中心担任综合部主管、数据质量监测总监、车企管理部副经理等职务期间,利用负责审核能源车企新车型数据接入符合性等工作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从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多次收受贿赂,共计收受现金、购物卡等合计价值人民币25万元的财物。 2019年1月17日,被告人项某经电话通知后主动至上海市嘉定区监察委员会办案点,在接受询问时主动交待了上述主要犯罪事实,到案后亦作了如实供述。案发后,项某已退缴了违法所得。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项军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来源:爱卡汽车) 点评:从骗补到行贿造假,我们的能源汽车繁荣之景都是靠这种方式实现的?本来今年补贴退坡后市场表现就疲软,现在出这档子事儿就更不被信任了,能源汽车后面的路可咋走? 2、乘联会:2020年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是200万辆 11月16日,在2019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汽车经销商集团发展论坛上,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了“2020年汽车市场分析与展望”报告。 乘联会认为,11月份的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严峻,预计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车市零售整体规模很难出现显著回升。不过,根据乘联会会员单位的综合测算和预估,2020年随着国家减税降费效应逐步显现,汽车市场将继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预计汽车增长1%,乘用车增长1%;能源汽车销量挑战目标是200万辆,中性判断约为160万辆。(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点评:虽然大部分车企都信誓旦旦的说已经做好应对没有补贴的市场,但从今年下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一旦补贴大幅下滑,车企基本无力对抗,所以明年补贴要退完的话200万辆的目标预计很悬,150万辆保险点。 3、大众集团计划投资600亿欧元用于电动化转型 德国当地时间11月15日,大众汽车集团召开监事会,监事会上通过了大众集团2020年-2024年的投资计划,将进一步加大电动化、数字化等未来领域的转型。 按照计划,大众集团在2020年-2024年期间投资600亿欧元用于混合动力、电动出行和数字化等未来领域的转型发展,其中40%的投资将用于工厂改造和研发生产,与之前的计划相比增加了10%的投资;仅在电动汽车研发和改造领域,大众集团就计划投资近330亿欧元。 同时大众集团也修改了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目前计划到2029年将推出75款纯电动车,近60款混合动力车。到2029年,大众电动车销量将达2600万辆,混合动力车销量近600万辆;到2029年将有近2000万辆的电动汽车在大众电动车模块化平台MEB的基础上生产,近600万辆电动汽车则使用大众的PPE平台。(来源:新京报) 点评:5年投资600亿欧,这个水平别说新创车企,就是传统车企也都很眼红,当然恒驰除外。 4、戴姆勒裁员削减11亿美元成本 戴姆勒周四表示,计划削减旗下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部门的员工数量,以节约成本,助力实现向自动驾驶和电动化的颠覆性转型。戴姆勒称,这次裁员的目标是在2022年底之前节省超过10亿欧元(约11亿美元)的成本。 日前,根据彭博社援引戴姆勒工会的内部文件报道称,康林松将推动在全球范围内裁减1100个领导职位,约占其管理层的10%。此外,戴姆勒还将削减奔驰卡车业务3亿欧元的人事成本和2.5亿欧元的固定成本。(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评:冬天来了,连戴姆勒都得扎紧裤腰带过日子,我们这边估计死得会更多。 5、威马EX6 Plus官图曝光(阅读原文) 近日,威马EX6 Plus官图曝光,作为威马旗下又一重磅车型,EX6 Plus在丰富了威马汽车产品版图的同时,使威马汽车实现了A级至B级SUV细分市场的覆盖。 威马EX6 Plus将开放选装第二代热管理系统,将显著改善冬季续航表现,强化其在细分市场的差异竞争优势。该款车型将于11月22日在广州车展正式上市发售。(来源:EV世纪) 点评:从目前市场表现和企业发展走势来看,威马已经成为新创车企中的翘楚,其他新创品牌还在考虑如何“活下来”,而威马应该考虑如何“活得更好”了。 6、LG化学要求ITC对SKI做出默认判决 11月14日,LG化学表示,已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就针对其当地竞争对手SKI的商业秘密诉讼做出默认判决。 LG化学声称,SKI自提起诉讼以来一直在悄悄销毁窃取公司商业秘密的关键证据,没有遵守USITC的数字取证命令,该命令构成对法院的蔑视,使其不可能采取公正的法律程序。因此要求USITC对SKI做出默认判决或宣布SKI窃取了其机密数据。 如果USITC接受LG化学的默认判决请求,它将对被告做出最终裁定而无需做出初步裁定。这意味着SKI将被禁止在美国生产销售和出口动力电池。如果LG化学的电池产品被判定违反“337调查”,则会被美国法律禁止其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来源:高工锂电) 点评:鹬蚌相争,中国的电池企业们赶紧考虑进军一下美国市场吧。 7、福田重砸180亿打造能源商用车体系 11月16日,福田汽车发布的“智蓝能源2025战略”提出,将投资180亿元人民币打造能源商用车体系,并且设定了2025年在能源商用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0%的战略目标。 福田汽车发布的智蓝能源2025战略以电动物流车为主线,核心市场聚集在城市配送和末端物流方面。公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末端物流市场规模约260万辆,以电动三轮车为主。随着用户对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型专用物流车的市场渗透率会不断扩大,预计2025年城市物流用车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5万辆,其中能源小型专用物流车年销量或将达到35万辆。 为确保目标达成,福田提出将在研发与测试环节投入60亿元,产业链及营销服务体系投入120亿元,同时构建起以福田汽车研究总院为核心的协作平台。(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评:福田近几年在能源商用车上确实表现不错,但要想达到30%的市占率估计难度还是蛮大的,商用车市场虽然不大,但竞争比乘用车还惨烈。 8、野马首款电动轿车官图发布 近日,野马汽车正式发布了一组旗下首款纯电动轿车EK-300的官图,且正式命名为星歌。 此外,野马汽车还公布了其新产品计划:至2021年底,该品牌将发布8款全新车型,包括传统燃油车和能源车,涵盖轿车、SUV和MPV,所有车型都将服务于三四五线城市出行需求。(来源:中华网汽车) 点评:看看现在众泰、力帆、华泰的情况,雷丁还真是挺有勇气的。好好在低速电动领域当个王者不好么?阅读全文>>
2019-11-18 来源:EV世纪
导读:吉利联手百度全面战略合作,迅速布局AI领域;2019世界能源汽车大会落幕...阅读全文>>
2019-07-08 来源:汽车K线
我们经常看到某些知名品牌换代言人,换来换去无非是当红的流量明星,比如2018年最具商业价值明星易烊千阅读全文>>
2019-05-26 来源:车叫兽
作者 | 帮宁工作室 视频 | 刘广源 编辑 | Jane 来自帮宁工作室(gbngzs)的报...阅读全文>>
2019-05-16 来源:帮宁工作室
4月的魔都,聚焦了全球汽车企业的目光,在这里,一场中国乃至世界的上海车展隆重开幕,成为汽车圈里最焦点...阅读全文>>
2019-04-17 来源:鬼斗车
  • 三厢车
  • 两厢车
  • 豪华车
  • SUV/越野
  • MPV
  • 旅行车
  • 高性能/跑车
  • 敞篷车
  • 其他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