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
首页 > 自动驾驶浪潮

自动驾驶浪潮

自动驾驶浪潮

相关资讯
智能汽车浪潮之下,数据的增长、蔓延与流动加剧了数据管理的挑战。为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不仅需要单车智能...阅读全文>>
2021-10-25 来源:凤凰网汽车珠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的汽车圈少了些自动驾驶的吹嘘,却刮起了一股制造机器人的浪潮。不论是刚准备...阅读全文>>
2021-09-29 来源:买车大师
智能化浪潮奔涌,这场由5G、大数据、云计算、自动驾驶为标志的“变革之风”已席卷而至,在推动传统汽车...阅读全文>>
2021-06-09 来源:汽车人传媒
智能化浪潮奔涌,这场由5G、大数据、云计算、自动驾驶为标志的“变革之风”已席卷而至,在推动传统汽车企...阅读全文>>
2021-06-08 来源:车透社
在科技浪潮下,自动驾驶已经成为不少车企的核心技术卖点,不断吸引着消费者目光。不过层出不穷的自动驾驶事...阅读全文>>
2021-04-18 来源:车业杂谈
作者| 张凌霄 编辑| 王双双 10月20日,特斯拉向美国部分用户推送了新版FSD(Full Se...阅读全文>>
2020-11-03
据electrek报道,在新任CEO内田诚的领导下,日产希望夺回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导地位。该公司将改变以往的平民路线,生产像Leaf掀背车这样经济实惠的电动汽车,相反内田诚希望日产的电动汽车具有强大功能、长续航里程、高价位,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 日产电动化战略的转变将从一款基于Ariya概念车的纯电动跨界SUV开始。该车型在欧洲的售价将在5.5万至7.8万美元之间,预计将于2021年在美国上市。 另据据《欧洲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 Europe)报道,日产将把Ariya EV定位为高档车。该公司认为,作为一款拥有远续航里程技术的高端车型,以及使用日产最新的半自动驾驶系统,Ariya EV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除了Ariya EV,日产将继续在欧洲提供其现有的两款电动汽车:Leaf和e-NV200面包车。此外,该公司还将努力使日产雷诺共同使用的电动传动系统技术标准化。 日产Leaf和雷诺Zoe EV是分别开发的。但现在,这两个品牌将开发一个共享的电动汽车平台,也将支持Ariya EV。 过去,在前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的领导下,为了求量Leaf进行了打折出售。今年9月被迫辞职的日产前社长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承认,其Leaf的价值在戈恩时代遭到了破坏。 他表示,降价、大批量销售玷污了Leaf的形象。“真正破坏Leaf产品价值的是我们大幅降低该车型在美国的价格。从那以后,Leaf的形象就是一辆打折车。”西川广人说。 Leaf于2010年推出,3年之后入门车型的价格下调了18%,至2.88万美元,还开始提供为期3年、每月最低199美元的租赁产品。在2015年的一份报告中,美国全国汽车经销商协会估计, Leaf一年后仅能保持在原价的44%,而Model S一年后还能保持原价的83%。 与此同时,日前刚刚上任日产首席执行官的内田诚则希望将电动汽车战略的重点从量产转向盈利。内田诚还希望使日产的电气化战略多样化,他在7月份写道: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政府激励措施的减少,充电基础设施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仍不完善,用户对现有电池技术行驶里程的担忧,以及加快电动汽车发展的需求。 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一刀切’解决方案,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规模、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和客户需求各不相同。我们还在继续研究其他电动汽车技术,如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等,看看它们如何也能成为长期出行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外界预计日产将增加更多的传统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日产希望赶上丰田的混合技术。根据欧洲汽车新闻的数据,丰田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中有一半是混动车型。日产计划到2022年,“电动”汽车将占其欧洲销量的42%。 日产表示,将使用三菱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但没有提供其他细节。今年10月,日产还表示,正在为公司的下一代电动汽车测试一种新的大功率、双发动机、全轮驱动的电动汽车技术。 电动汽车受欢迎程度的增加是基于将电动汽车定位为高档汽车。特斯拉就是最有力的例子。因此,日产Ariya EV跨界车走高端路线很有希望。 事实证明,推动价格平民的电动汽车的销量并不是一件易事。这对大众汽车和通用汽车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它们正努力推动价格适应的电动车的销售。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特斯拉Model 3售价为3.94万美元,下个月开始不享受税收抵免。 尽管如此,Leaf市场份额的下降不能仅仅归咎于该车型的低价和大批量销售。近10年前,尽管日产曾大胆启动Leaf系列,但未能即时升级其产品线,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也并没有兑现承诺的全系列电动汽车。 在电动化迅速发展的浪潮中,日产汽车必须迎头赶上。去年3月,日产曾宣布,作为“Nissan M.O.V.E to 2022”中期事业计划的一部分,公司未来将发布更多的电动汽车产品、扩展并升级自动驾驶系统、加速车辆的互联化进程。到2022财年,日产汽车计划将其电动汽车年销量提升至100万台,其中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搭载了日产e-POWER电机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 日产汽车预计,到2022年在日本和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搭载了e-POWER电机动力传动系统的车型)将占整体销量的40%,到2025年将达到50%;在美国,到2025年这一比例预计将达到20%-30%,在中国则将达到35%-40%。阅读全文>>
2019-12-05 来源:EV世纪
1、青岛五道口成为奇瑞控股、奇瑞汽车新股东 12月4日,长江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顺利成交,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成为奇瑞控股、奇瑞汽车的新股东。 根据公告显示,青岛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奇瑞汽车股权的比例分别为30.99%和18.5185%。加之华泰资管和瑞创投资将向青岛五道口分别转让15.78%和4.23%股权,在交易完成后,青岛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51%的股权,同时间接持有奇瑞汽车32.4815%的股权,总比例也会达到51%。这意味着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将发生改制。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挂牌增资成交价格比整体挂牌增资底价溢价1亿元,总成交金额约144亿元。(来源:汽车产经网) 点评:把大本营迁到青岛,山东也有了自己像模像样的车企,不用总靠低速电动支撑着。另一边安徽也可以踏踏实实扶持江淮。以后就应该规定,一个省就扶持一家车企,能把一家捧出来就挺不容易了。 2、现代汽车发布“2025战略”:向电动化投资20万亿韩元 年销67万辆电动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汽车周三宣布了一个大胆的路线图,以确保其在未来移动出行行业的领跑者地位。该公司计划在2020年至2025年间在研发上投资约61.1万亿韩元(约合518.1亿美元),以平稳过渡到智能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 其中,41.1万亿韩元将用于产品和资本支出,以提高现有业务的竞争力,而约20万亿韩元将用于未来技术,包括电气化、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新能源领域。 根据新的“2025战略”,现代汽车将聚焦“智能移动出行设备”和“智能移动出行服务”两大核心业务。这两大支柱业务之间的协同作用,将有助于该公司转型为智能移动出行服务方案提供商。 现代汽车称,上述两个支柱业务位于公司定义的三个关键方向之上:提高内燃机(ICE)汽车的盈利能力,巩固电气化的领导地位,以及为基于平台的出行业务奠定基础。 为此,现代汽车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最后期限,即到2025年,将自己打造成全球三大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之一,年销量67万辆电动车,其中包括56万辆电池电动汽车和11万辆燃料电池汽车。(来源:新浪汽车) 点评:现代汽车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一方面日系、美系这些定位略高一点的都在降价,另一方面中国的自主品牌在崛起,现代夹在中间腹背受敌。而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燃料电池汽车虽然现代有技术储备,但短期尚没有很大市场空间。电动汽车方面中国车企又占据绝对主动权。现代真得要好好规划一下后面的发展战略,首先要摆清位置,并不仅是投钱那么简单的。 3、电动化使全球制造商累计裁员将超80000人 据彭博社报道,未来几年受电动化浪潮的冲击,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总共将裁减逾8万个工作岗位。尽管裁员主要集中在德国、美国和英国在美国,但增长更快的经济体也未能幸免,包括中国和印度。 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奥迪将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约为公司人数的十分之一。此举将为公司节约60亿欧元(约合66亿美元)的成本,从而用于转向电动汽车的生产。而戴姆勒计划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员逾10000人,相当于其全球员工总数的3.3%,以提振因大举投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而受到挤压的利润率。 宝马尽管没有明确宣布具体的裁员信息,但据多方德媒报道,该公司计划到2022年裁员5000至6000人,其中大部分裁员将在德国慕尼黑总部进行。除了奥迪、宝马和奔驰,通用汽车、福特汽车以及日产汽车也在进行大规模的裁员行动。(来源:新浪汽车) 点评:中国的裁员大潮还没完全到来。估计再有1-2年时间,一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传统车企就会开始大规模裁员,同时大量造车新势力也将坚持不下去逐渐解散或被收购。当然,大浪淘沙,能留下来的才是中国车市的精华。 4、麻省理工学院:电动车低成本没有想象中来的这么快 日前,麻省理工学院给出了一份研究报告,至2030年之前,电动车的成本都会高于燃油车。 麻省理工研究表明,对于电动车汽车未来发展会比燃油车更便宜的结论存在缺陷,至少在未来5年的汽车市场,电动车无法实现与燃油车的价格持平,只要电动汽车依赖锂离子电池,就不可能达到与汽油车相同的成本。 从成本分析上计算,至2030年,一辆电动车320公里的电池成本均高于燃油车3.5万元的成本,如果想要和燃油车同等的价格就要将锂电池的成本再进行30%的降价。也就是说目前锂电池价格在175美元至300美元每千瓦时,要下降至100美元每千瓦时才能和燃油车相等。 根据预计,至2030年,锂电池的成本可能只会降至每千瓦时124美元,仍然高于100美元的标准。除非在未来能找到替代锂电池的燃料,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点评:从国内市场来看,在补贴大幅退坡、动力电池还无法快速降本的时期,将成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黄金时间。虽然纯电动汽车是未来乘用车的最终目标,但短期来看,未来5-8年能和传统燃油车直接竞争的应该是插混车型。 5、蔚来ET外观专利图曝光 日前,一组蔚来ET车型的外观专利图曝光;根据图片来看,新车与此前曝光的蔚来ET概念版车型外观造型很相近。 根据网上流传的图片来看,首先新车溜背造型明显,轿跑造型明显。在车头部分,专利图中车型的设计与此前曝光的ET概念车几乎完全相同,新车看似并未采用分体式头灯设计,而且除了牌照框上方的家族式进气口外,新车还在前包围中间部分加入了进气格栅。 此次蔚来将发布的新车是该品牌旗下的第三款车型,也是蔚来首款轿车产品。(来源:汽车之家) 点评:蔚来的品牌力和口碑现在已经打出来了,下面就是怎样按规划推出新产品,怎样把车卖好。从近几个月的市场表现来看,ES6的销量差强人意,也让蔚来的股价有所回升。后面蔚来应该缩紧银根,除了正常的研发投入和生产制造外,将钱全部用于车辆销售和交付上。 6、德国探索实践电动车无线充电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在德国经济部资助下,该校与其他机构和企业正探索利用无线技术为电动出租车充电。 公报说,学校在今年10月初启动了一个名为“TALAKO”的项目,TALAKO意为“出租车公共空间充电方案”。项目建设将历时三年,德国政府为该项目提供200万欧元资助。 据介绍,项目包括首先在德国科隆建设无线充电设施。该充电设施安装在出租车停放地点地下,利用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为等候区的出租车充电,可同时满足6辆出租车的无线充电需求。配套的出租车原型样车将在项目启动后6个月内生产完成。(来源:新华网) 点评:出租车其实对无线充电需求不大,毕竟无线充电的速度相对慢,出租本来就有司机,可以自行充电。真正需要无线充电的是共享用车,就省得有专人去给车充电,将车停在指定还车区,下设无线充电设施,这样用户停车走人,车就自行充电了。阅读全文>>
2019-12-05 来源:EV世纪
  在现代商业,一款产品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产品自身的创新与性能,还关乎后面的服务以及营销体系,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如此。   伴随补贴退坡、外资企业的涌入以及大量造车新势力市场化阶段的来临,一场生存淘汰赛的大幕已然拉开。未来品牌竞争也将从产品力竞争转向包括产品、服务、供应链、渠道等在内的企业综合实力竞争。这也是本次广州车展上,越来越多车企将自身商业模式作为重点宣传内容的原因之一。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与嘉宾共同启动ARCFOX无界生态   在此先抛出本文观点:在种种新零售、以换代充、垂直整合等模式理念之中,北汽集团旗下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RCFOX提出的“无界生态”或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2.0时代进程中,最值得关注、最具参考意义的标杆模板。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源于以下三点:   找准制胜点,运筹帷幄立不败之地   伴随5G商业化进程的加深,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手机之外最重要的智能终端。自动驾驶、车联网、智慧城市等等科幻构想已近在眼前,车不再仅是一种出行工具,而将链接更多生活场景与服务。未来,购物、娱乐、视频会议、家居远程遥控等等都将在这个“第三空间”展开。   因此,一个基于新能源汽车,将各类服务与渠道进行高效整合的开放性生态平台必将出现。这样的平台或将孵化于几大互联网科技公司,但更多的可能仍指向新能源汽车厂商。不言而喻的,谁能率先脱颖而出,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覆盖六大核心使用场景的ARCFOX GENIUS计划   而ARCFOX“无界生态”商业模式中的核心部分,既是全力打造这样一个开放共享,覆盖“出行、用电、网联、买车、维保、生活”六大核心使用场景的实体资源整合平台。在名为“ARCFOX GENIUS”的平台计划里,ARCFOX携手包括华夏出行、华为、麦格纳、戴姆勒等在内的多个不同领域头部企业,将代客充电、异地用车;超充换电、私桩分享;流量服务、车机软件;车电分离、以租代售;免费维保、保险救援;社区平台、联名权益;主流充电平台通用通付等等服务与权益整合为一个有序整体,全方位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个性需求。   想象一下,你不仅可以通过汽车远程遥控家里的空调、电视,查询附近值得一去的餐厅,又或者在电量不足时搜寻最近的共享私桩……在不久的将来,你甚至可以在享受自动驾驶的同时,通过ARCFOX GENIUS平台上的积分兑换到一束送给爱人的鲜花,更妙的是,基于5G信号的实时精准定位,即使你正驾车穿行于城市之中,快递员也可以将这束鲜花直接送达你手里而非某个固定地点。这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整合平台所能带来的无限魅力。   完全可以断定,这样的生态服务平台出现于何处,用户则必然聚集于何处,同时,更多的商机与资金也将聚焦于何处。   以前瞻性的战略目光,精准的捕捉到下一轮竞争中的制胜点,这是ARCFOX无界生态商业模式中最具价值的高光所在。      快速落地,高效整合创可持续发展   有了前瞻性的战略目光,还需要能与之相配的落地执行力,才能最终通向成功。   ARCFOX强悍的落地执行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源于自身血统DNA,背靠北汽集团的ARCFOX拥有不容忽视的先天优势。   看到生态化平台战略意义的企业不仅有ARCFOX一家,然而实际执行起来却不得不面对种种难关困境。而作为有60年造车经验积累北汽集团“高、新、特”战略下排头兵的ARCFOX,天然拥有强大的、可执行、可落地的集团资源与全产业链支持。例如集团旗下专注于电池领域的匠心科技公司、专注于出行服务领域的华夏出行,以及专注于车机互联网的蓝谷信息公司,都是“ARCFOX GENIUS”平台计划里天然的一员。当其他竞争者还在蹒跚学步时,ARCFOX已高效整合自身资源开始加速冲刺,获得了巨大的先发优势。 “无界者联盟”,多个领域头部选手组团打怪   其二,ARCFOX 无界生态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整合北汽集团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ARCFOX还拥有华为、麦格纳、哈曼、西门子等不同领域的头部公司支持,展现出巨大的开放包容性。与此同时,强调“共赢”,通过无界生态为合作伙伴与经销商打破自身业务边界,拓宽营收增长点,向多元复合型方向进化的理念,也让无界生态进一步走向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强大的先天基础加上后天蓬勃的发展生命力,让ARCFOX无界生态成为聚合多个跨行业头部力量的“组团打怪”,凭雄厚实力一路碾压,难以阻挡。   兼容并蓄,引领行业实现向上突破   这几年众多造车新势力确实为行业带来了深具启迪性的创新视野与发展方向。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即使是被视为彻底颠覆传统的特斯拉,也正悄然改变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策略——更多依靠线下体验店与巡展实现高效卖车,而在国外肩负重要作用的线上部分反退居其次,被认为越来越像一家传统车企。   实际上,无论从渠道触点还是用户服务方面,传统模式与互联网思路都各有可取之处,根据自身特长兼容并蓄,走融合式创新发展之路才是在下半场生死存亡淘汰赛中,更具实操性的方案。 在广州车展上展出的ARCFOX ECF Concept   以渠道触点为例,ARCFOX采取轻资产复合型策略,不仅有ARCFOX APP和车机这样的智能触点,以天猫、京东、苏宁、网络直营店构成的线上触点,更通过混合直营与4S店的模式,充分发挥自身渠道优势,以最优资金投入比例,在明年迅速铺开100家线下体验/直营店。不偏不倚,多维发展,真正做到保障品质的同时,随时随地触达用户,带来触手可及的服务体验。   在发挥传统车企优势的同时,ARCFOX也表现出令人惊讶的“互联网企业”风范,比如在如何洞察用户需求方面,就彻底摒弃过去依赖经验与直觉的思维方式,开创性的确立数字化部门在企业内部的核心引领地位,通过5G技术与大数据分析,从终端到后台,构建覆盖ARCFOX全体系的数字化运营管理中台,通过“数字化大脑”进行企业管理决策。   从长期的战略角度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必须考虑产业内外部的结构性调整,拥抱互联网思维,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改变,但同时也需要谨慎考虑互联网思维中“轻量”与汽车产品属性“重量”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应对未来市场的严苛挑战。   一场席卷全球的汽车产业变革已经来临,销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的中国市场,势必成为这场变革最大的推动者。未来,困难与机遇并存,值此当时,担负北汽集团向上突破发展使命的ARCFOX,既拥有丰厚的实力积累,又拥有创新性的破界思维,以“无界生态”模式从产品与服务、商业渠道、用户体验等方面,展示了标杆性的发展模板,以开放、合作的心态带领产业上下游共同实现发展升级,让我们看到中国汽车产业应对全球化竞争浪潮的实力与希望所在。   新能源汽车2.0时代,国牌当自强。阅读全文>>
2019-12-02 来源:EV世纪
11月28日,“兴力量新起航|中兴智能汽车新基地建成投产暨新车发布会”在珠海盛大举行。珠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先生、珠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进泽先生、珠海市委常委、秘书长吴轼先生、金湾区委书记阳化冰先生、珠海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秉勇先生、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先生、珠海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模平先生、深圳市西部公共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俊峰先生、香港捷联车身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湛源先生、格力集团董事长周乐伟先生、以及珠海市、金湾区各级领导、深圳巴士集团、韩国JJ MOTORS、英国Alexander Dennis等国内国际客户嘉宾及媒体朋友逾200位嘉宾莅临出席活动。 逾200位嘉宾莅临现场 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2016年7月,中兴智能汽车组建成立并同步启动规划新基地建设。新基地占地规划1200亩,一期建成区占地733亩,拥有研发中心、试验中心、总装、焊装和涂装3大车间、U形试车道等,已经获得新能源整车制造资质、底盘制造资质,建成实现年产新能源客车5000辆。 在新基地建成投产仪式环节,中兴智能汽车总经理蒋代卫先生、香港捷联车身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湛源先生、中兴智能汽车董事长王翔先生先后致辞。 中兴智能汽车总经理蒋代卫先生致辞 蒋代卫先生代表公司对各位领导、嘉宾、合作伙伴及媒体朋友的莅临表示欢迎。蒋代卫先生表示,过去三年是公司发展最重要的关键起步阶段,基地建成投产仅仅是中兴智能汽车企业发展开启新篇章的第一页。中兴智能汽车将秉承“智造好车,智联未来”的企业愿景,聚焦客户、聚焦产品、聚焦先进技术研发,立足珠海,服务珠海,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社会各界一道,致力于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中坚力量。 香港捷联董事长湛源先生致辞 湛源先生提到,香港捷联车身工程有限公司与中兴智能汽车子公司“广通客车”双方从2009年开始便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合作开发的豪华客车大巴超过1000台,在香港市场具有极高的市场信誉和竞争力。湛源先生祝贺中兴智能汽车新基地建成,相信双方的全面战略合作会越来越紧密。 中兴智能汽车董事长王翔先生致辞 王翔先生代表中兴通讯对珠海市、金湾区政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中兴智能汽车新基地建成投产表示衷心祝贺。王翔先生提到,截止目前,中兴通讯在中兴智能汽车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亿元。2019年,中兴通讯全面推进5G商用步伐。5G技术在汽车领域全面深入应用,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着力点。中兴智能汽车也将借助5G技术浪潮全面提速在车联网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集成应用,积极为中国城市智慧交通建设贡献新力量。 郭永航、侯为贵、王翔、曾进泽、吴轼、蒋代卫、阳化冰、李秉勇、赵俊峰、湛源等领导嘉宾一同登台,共同启动并见证中兴智能汽车新基地建成投产这一企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时刻。 中兴智能汽车产品中心总监姚成 最后,在新车发布会上,中兴智能汽车产品中心总监姚成先生登台发布。姚成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研发创新,在短短三年间,完成了产品谱系化开发。目前,公司产品涵盖6至12米纯电动公交车、豪华旅游车、氢燃料客车、自动驾驶巴士等多种自主研发车型。此次发布的是其中6127城市客车、6118豪华大巴、6685自动驾驶微公交三款新产品。 自动驾驶微公交亮相 新车发布会尾声,公司自动驾驶微公交压轴亮相,在驾驶员没有任何操作的环境下,徐徐穿过舞台,环饶会场一周,赢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喝彩。 自动驾驶微公交造型灵动,全长6.8米,标配座位12个,续航里程达300公里。采用V2X信息交互识别,通过使用车载传感器和摄像系统,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实现变道超车、自动泊车等功能。目前,该车主要应用于老城区或园区内的通勤接驳,其前悬和后悬较短,是为了适应老城区路窄、弯多、坡陡等应用环境,有效解决乘客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 期间,郭永航、侯为贵、曾进泽、吴轼、阳化冰、李秉勇、蒋模平、赵俊峰、湛源等领导嘉宾详细参观了公司车间、试验中心及展厅,公司总经理蒋代卫陪同参观。阅读全文>>
2019-12-02 来源:EV世纪
  • 三厢车
  • 两厢车
  • 豪华车
  • SUV/越野
  • MPV
  • 旅行车
  • 高性能/跑车
  • 敞篷车
  • 其他热门